找到相关内容162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早期印度佛教的命运观

    这种精神与佛教的其他教义结合起来,并且在戒律中有着明确的规定。例如必须接受施舍,这样就给了施舍者积累业力的机会,同时也给了受施者同样的机会;禁杀生,因为这些生灵在前世有可能是你的同类或者家人,而且你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93756603.html
  • 佛教的慈悲与博爱

    观时,应先观一切众生(连我亦在内)平等一体,如见众生需要什么,我就应随分随力给他什么,使他获得满足而快乐。当我施舍于众生时,切不可存我为能施、彼为所施之想,于二者之间亦不存施舍多少财物想,如此则不起我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71457109.html
  • 践行释迦教义 倡导慈悲喜舍

    历尽苦难的人,在成年后尽显才能,飞黄腾达,这说明他在今生特别注重了关心弱者,扶危济困,尤其舍的将自己的财物布施给苦难者。在我国四川汶川大地震中,很多好心人在第一时间里率先将自己的钱物施舍出来,拯救受灾...并且利用自己聪明才智获得的钱物去救渡受苦受难的人。  在布施中,还有很多种形式,有一种叫无畏布施,这就是对病人施舍药物。有的人得了病无钱医治,你用自己的钱给他买药看病就是无畏布施。还有的人热心照顾残疾人...

    释汇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5265375.html
  • 施的人有福--海涛法师

    遮蔽身体外出找些吃的。如果把毛毯布施出去,我们岂不是只能坐在家中等死? ” 妇人坚定的说:“有生必有死,不论施与不施我们终究会有死的时候。我宁愿施舍之后死了,来世还有希望,如果不布施就死去,下辈子一样...拿出来供养佛,佛一定不会接受吧! ” 没想到毗婆尸佛不但亲手接受,还对大家说: “这次法会大家都用很虔诚的心来参加,但如果谈到布施的话,施舍这条毛毯的人是最难得的了!这是我今天收到最好的物品。” 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2076419.html
  • 有舍才有得

    后天下之乐而乐」的圣人境界,但最起码要做到只有无私的关心他人,有一天他人才会关心自己,更何况施舍、广行善事,可以得到无量无边的福德果报,何乐而不为呢?   结语   一个人明白了舍与得的关系以后,便能弃小得大,不断进步发展。舍掉心中的成见,更能集思广益,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支持;施舍金银、广行众善、慈心关怀他人,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福德果报。所谓「舍得舍得,不舍不得」,这就是人生的智慧。 ...

    达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1678561.html
  • 具备福德资粮是修行必备的一个基本条件

    多种方式,修供施的关键就是修施舍之心。财施也有两种方法,一种是实物的施,一种是观想的施。我们作五供,里面有通过观想对饿鬼道布施,能增长无量福报。 修供施主要是修一颗心,所以,以平等、清净、慈悲之心去供施非常重要。修慈悲喜舍也是一颗心。随喜实际上并不是很容易修的,你的父母朋友得到什么好处,你就替他高兴。你厌憎的人有了什么好事,你心里就会是另一种滋味,随喜不起来了。这个随喜也是一种功德,也是一种施舍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512287479.html
  • 商人曹德旺:我佛慈悲

    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平衡发展” 。 言及贫富差距,他经常跟子女、员工讲,不要歧视乞丐。佛提倡施舍众人,但施有三施,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。“财施就是有钱的人去施舍别人,这没什么不对。你如果能把你所学让...

    佚名

    |华人佛教|众生|福耀玻璃|曹德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8/13193189294.html
  • 中古时期的佛教与救灾

    参与官方的祈雨等禳灾活动外,佛教僧侣及其信徒组织的救灾活动还有以下内容:  1.赈济粮食。通过粮食的施舍或借贷帮助灾民。早在北魏中期,佛门就有僧祗粟,主要功能就是向灾民借贷粮食。其运作方式则是“俭年出贷...僧众也组织施粥活动赈救灾民,大中七年(853)江南饥荒,饿殍遍野,国清寺僧人清观向灾民施舍粮食(《宋高僧传》卷20《清观传》)。晋州僧人代病,也经常募集粮食向灾民提供义食。在赵城救荒期间,“作施食道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2441389.html
  • 唐代寺院经济概说

    只是研究到教权与政权的经济财政的冲突。在  寺院的内部,我们曾注意到教徒的身分等级。说到寺院财产  与僧财产的关系,施舍财产的人与寺院的关系,寺院财产的  构成和经营方式,戒律与法律对于寺院财产与僧尼...三  43页  寺院的常住,从形式上看,是可以完全由寺院所有的财  产。但在实质上,不是这样的。施舍财产于寺院的人们,往  往指定用途。如供给僧尼食宿的庄田,供给佛前灯油的庄田  ,供给修造山门用的...

    陶希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471192.html
  • 唐朝时期的北石窟寺蠡测

    地主的捐田。唐朝时期,捐献土地入寺之风甚盛,睿宗曾下令禁止捐田,“依令式以外及官人百姓将田庄宅舍布施者,在京并令司农即收,外州给贫下课户”,[10]试图以没收充公或分给下课户的办法来抑制施舍田产的行动,玄宗下诏“敕王公以下,不得辄奏请将庄宅置寺观。”[11](3)﹒百姓的施舍。佛教美妙动听的许诺使许多小民百姓为之倾倒,纷纷把辛勤劳作积攒的田地或财物捐献给寺院,以换取亲属或自己将来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63680260.html